義工教育基地、桂店紅色教育基地、“網格+檢察”……近年來,河南省羅山縣檢察院不斷創新公益訴訟新載體,有效提高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意識和社會公眾保護公益的參與度。2018年以來,該院共辦理行政公益訴訟34件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4件。
義工教育基地,將懲罰犯罪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
“身邊是蒼翠的山林,耳邊聽到的是清脆的鳥鳴,我們真是后悔當初的舉動。”李玲與丈夫張兵在義工教育基地已累計服務18天零7個小時,在講述巡山見聞時,她的心里仍充滿了愧疚。
這份愧疚源于夫妻二人非法狩獵一案。2019年3月,李玲與張兵擅自在禁獵區架設禁用工具獵捕八哥、絲光椋鳥等國家保護的“三有”陸生野生動物314只。今年1月,該案移送至羅山縣檢察院審查起訴。經查,該院認為夫妻二人的行為已構成非法狩獵犯罪,同時也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,隨后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,請求法院判令二被告人自判決生效后3個月內在董寨義工教育基地進行生態保護義工服務活動共500小時,并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。
6月10日,法院公開審理此案,全部支持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。隨后,在該院檢察官主持下,夫妻二人與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簽下《義工服務協議書》。
“對于破壞環境資源后無法徹底修復的案件,引導當事人通過協助管理董寨自然保護區日常栽培、維護、記錄,協助補植樹木、營造和維護動物棲息地的方式進行替代性修復,將懲罰犯罪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。”羅山縣檢察院檢察長鄒順家說,該院在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了義工教育基地,通過替代性修復生態的義工服務,使環境損害者真正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,從而更好地約束自身行為。
紅色教育基地,讓更多人心靈受洗禮
屹立在青山綠水間的桂店農民起義紀念碑前,羅山縣某局黨員干部正在舉行紅色教育活動。“桂店農民起義紀念碑成為羅山縣重要的愛國主義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,得益于我院一次公益訴訟。”羅山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張軍說。
2019年3月,羅山縣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,桂店農民起義紀念碑存在碑體破裂,碑體面涂料剝落等毀損及管理不規范的問題。同年4月,該院先后向周黨鎮政府、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出檢察建議,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履職,加強對桂店農民起義紀念碑的保護、管理以及修繕。收到檢察建議后,兩職能部門主動整改,建立健全管理機制,對紀念碑周邊環境衛生進行了清理,并積極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匯報,最終爭取到90萬元專項維修改造經費。2019年底,相關修繕工作已完成,并圍繞紀念碑建成了一個紀念廣場,周邊進行了綠植美化。
據了解,羅山縣檢察院除了發出紅色遺址保護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,還通過現場走訪、召集座談、訴前會議等多種形式,積極推動行政機關主動履職糾錯,主動做好紅色遺址的管理和維護。
“網格+檢察”,打開公益訴訟另一扇門
“‘網格+檢察’為我院公益訴訟打開了另一扇門,成為破解公益訴訟線索渠道不暢等難題的一把‘金鑰匙’。”鄒順家說,羅山縣檢察院通過在該縣19個鄉鎮設置公益訴訟聯系員等途徑,積極拓展公益訴訟線索,發動和依靠群眾共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。
“醫院的污水直接就排到我家田里,今年我家的小麥算是全完了。”2019年3月初,某鎮村民王某通過網格員向羅山縣檢察院反映一起醫療廢物、廢水非法處理的公益訴訟線索。經過調查發現,某鎮衛生院未按規定對醫療廢物、廢水進行處理,將醫療廢棄物暫存間設置于本院醫療區域內,存在著疾病傳播及環境污染的嚴重安全隱患。
在辦案同時,該院還對縣域內5家縣直醫院、18家鄉(鎮)衛生院以及2家民營醫院進行調查,發現大部分均未建設符合環保標準的醫療廢水處理設施,直接將醫療廢水排入院內滲井及院外滲坑,對周邊土壤及水體造成了污染隱患。
2019年3月中旬,該院向縣衛健委送達檢察建議,建議其切實履行法定職責,依法糾正有關醫療機構違法處置醫療廢物、廢水等的行為。衛健委積極整改,最終,全縣28所醫療機構均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投入使用,且扎實開展醫療廢物“小箱進大箱”工作,保證48小時內轉運醫療廢物。
“‘網格+檢察’既是助推公益訴訟行之有效的新模式、新載體,也為檢察機關找到了服務保障大局的‘新引擎’,真正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。”羅山縣人大代表孫大勝感慨地說。
文案丨來源筑泓/網絡(侵刪)
圖片丨來源筑泓/網絡(侵刪)
- 上一篇:黃石塑造山水宜居之城
- 下一篇:司莫拉佤族村:內生動力點燃品牌鄉村旅游新引擎